打造乡村振兴发展临沂创新“三步走”路径
- 发布时间:2022-01-09 11:26
- 作者:www.yfxzm.com
临沂市锚定省委要求“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走在前列”目标,运用内外联动思维,谋划提出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三步走”路径,通过与长三角地区互联互通互惠发展,促进了乡村振兴全面起势。在2020年省对市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临沂市位居第一;2021年成功承接全省首批乡村振兴政策集成改革试点、省级乡村振兴保障体系系统集成改革试点,11月4日举行“全面小康奋进山东”主题系列临沂专场新闻发布会,深入介绍了临沂市乡村振兴“三步走”路径实施情况和成效,相关经验做法得到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江苏旅游全媒体联盟采风团走进沂水
一、实施背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乡村振兴,也需要在融入双循环格局上下功夫、求突破。2020年以来,临沂市委、市政府谋划实施了乡村振兴“三步走”路径,即打造长三角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休闲旅游“后花园”、产业转移“大后方”。这基于三方面的基础和优势:一是互联互动的区位优势。临沂是山东的“南大门”,大体处于京沪两大城市的中间位置,地理条件像“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与经济发达、人口集聚、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长三角地区接壤,是全省对接长三角最前沿,交通便利,交流密切,常年有近60万人在长三角地区创业、经商、游学,在接受长三角辐射带动、融入长三角区域发展上具备天然的区位优势。二是供需对接的市场优势。临沂是全国粮食、蔬菜、果品大市,拥有物流专线2000多条,在农产品供应上优势明显。如兰陵县年产蔬菜一半以上供应长三角地区,有30万人在长三角地区从事蔬菜销售,一个县就占上海蔬菜市场份额的10%。临沂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丰富的红色资源、优美的田园风光、独特的山水景观,且与长三角形成明显差异性,对长三角游客有很强的吸引力。三是经贸合作的载体优势。临沂市产业体系完备,培育了现代高效农业及食品加工、装备制造、医养健康、文化旅游、商贸物流、高端化工等优势产业集群,建有2个国家级、13个省级开发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辐射具有地理便利、产业基础和载体优势。临沂市通过“三步走”路径实施,进一步对接长三角、融入长三角、借势长三角,并以之为突破更好融入国内大循环,为全市乡村振兴打开新空间、注入新动力。
新晋5A级景区萤火虫水洞地下大峡谷旅游景区内景
二、主要做法
(一)适其所需,打造长三角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坚持“对准需求、优化供给”的思路,适应长三角市民多样化、高端化、健康化的消费需求,深入开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长三角这个临沂农产品的最大消费市场巩固好、拓展好、发展好。一是供需对接练内功,以临沂好产品“赢得”长三角市场。组织开展长三角市场需求和临沂特色农产品“两项调查”,摸清长三角市民对果蔬品种、品质、口味的喜好,积极调整优化种养结构,大力发展适销对路、优质高效、绿色生态的农产品。出台《临沂市打造长三角中心城市农产品供应基地工作方案》,市财政从2021年开始,连续三年每年列支1亿元奖补资金,重点规范提升100个优质农产品基地。推进农产品品类、品牌、品种、品相、品质“五品”改良工程,开展标准化生产、标准化服务、标准化检测、标准化运输、标准化销售“五标”提升行动,以产品升级满足消费升级。二是品牌打造立形象,让产自临沂牌“长驻”长三角市场。设立“产自临沂”区域公用品牌,完善品牌准入、管理、保护及退出机制,形成了全市统一的“产自临沂”品牌建设标准,目前已发布5类30个对接长三角主要农产品临沂团体标准,在长三角授权“产自临沂”品牌店,在CCTV1和CCTV13播放宣传片,全面提升“生态沂蒙山、绿色农产品”的美誉度,蒙阴蜜桃、莒南花生、平邑金银花入选2021中国品牌价值区域百强。沂水县金龙山合作社生产的晚熟有机蜜桃,通过“产自临沂”品牌授权、整体营销,年销长三角市场400多吨,一个桃子在上海市场就能卖到28元。三是产销对接强外功,用主动式营销“拓展”长三角市场。去年以来累计举办优质农产品走进长三角系列推介活动50余场次,签订产销合作协议282个。2021年10月,临沂农发集团“产自临沂”沂蒙优质农产品走进长三角苏州运营中心正式成立,实现了销售网络和生产源头的无缝对接。以国家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智能型冷链物流,兰陵蔬菜从地头到长三角市民餐桌只需12个小时,“新鲜快达美味”成为沂蒙农产品的显著符号。2021年1-10月,临沂面向长三角的农产品销售增长12%,部分农产品在长三角市场占有率达到40%。比如,上海市场每3个蜜桃中就有2个产自临沂,长三角城市每卖出3只咸水鸭就有1只来自临沂。
山东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尹家峪田园综合体
(二)投其所好,打造长三角休闲旅游“后花园”。对标长三角中高端客源市场、高品质旅游需求,坚持精品化打造、全域化提升,让临沂成为“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旅游目的地。一是放大特色优势,提高长三角游客对临沂旅游的向往度。充分发挥临沂“红色”资源优势、“绿色”生态优势,打造了20个精品景区,策划推出了1日游至5日游精品旅游线路66条。作为沂蒙精神发祥地,蒙阴孟良崮、临沭朱村、沂南红嫂家乡、莒南省政府旧址、沂水沂蒙山根据地、费县大青山等,成为长三角游客接受红色革命教育的热门目的地。目前,全市发展红色旅游特色村30多个、红色精品旅游线路30多条。立足山清水秀这一最大特色,组织重点景区、旅游小镇、乡村旅游特色村实施提升改造,以沂南朱家林田园综合休、兰陵压油沟风景区为代表的乡土文化体验,以及蒙山、沂水院东头镇江北最大地质文化旅游集群、“世界地质公园”蒙阴岱崮地貌等特色景点,成为长三角游客体验沂蒙风光人文的热门打卡地。二是开展精准营销,提高长三角游客对临沂旅游的认知度。制定长三角客源市场开发战略,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精准化市场营销。着力“走出去”,赴上海、杭州等12个城市举办专题旅游推介会,推出并大力宣传“好听、好看、好玩、好学、好吃、好买”六个方面的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与当地文旅部门、旅游协会、旅行社、自驾游协会等机构签订合作协议,长三角客源市场不断拓展。积极“请进来”,出台长三角旅游团队奖励政策,先后举办“百家媒体、百家旅行社”走进沂蒙山、长三角百万车友自驾游沂蒙、“逛逛后花园”长三角融媒记者金秋看临沂等活动,新晋国家5A级景区“萤火虫水洞·地下大峡谷”景区还冠名京沪高铁,持续扩大“亲情沂蒙、多彩临沂”品牌在长三角地区的知名度。三是做优旅游服务,提高长三角游客对临沂旅游的满意度。加快构建“绿色风情、红色沂蒙”旅游环线等“一环二圈九通道”快速公路网,开通旅游客运专线9条,加密与上海、杭州、宁波等长三角城市航线,让游客“来得顺”。特别是京沪高铁二通道通车后,长三角中心城市到临沂时间可缩短至2个多小时。大力培育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18处、特色小吃100家、精品民宿80家,推出百场旅游演艺,让游客“玩得好”。加快智慧旅游建设,成功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市,开发启用“临沂文旅云”“码上游临沂”两个服务平台,实现“一部手机游临沂”,让游客“游得舒心”。2021年1-10月份,接待长三角游客430万人次。
(三)取其所长,打造长三角产业转移“大后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顺应长三角产业转移趋向,加大双招双引力度,促进产业、项目、资金、人员、信息互联互通,借势借力加快临沂产业升级。一是精准对接,找准承接产业转移方向。着眼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梳理承接长三角核心地区产业转移目录项目84个,开展精准招引。如在医药生物产业方面,确定以临沂经开区、高新区、费县、平邑、郯城等五大医药产业区为主体,对接苏州高新区、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浙江医药经济开发区等医药产业园区,积极引进相关医药企业落地。重点推进乡村振兴项目招商,集中资源引进一批长三角地区龙头型、牵引型企业。如沂水县与上海东方希望集团成功签约投资11.6亿元的现代化养殖及肉制品加工项目,让这个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国家级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在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上有了强力依托。二是主动对接,瞄准承接产业转移靶向。市级领导赴长三角招商20余次,先后与绿地、立邦、正泰等大型企业集团签订投资合同66个,总投资607.5亿元,一大批引领性、节点性项目落户临沂。同时,打好“乡情牌”“亲情牌”,建立在沪专家人才信息库、重要客商资源库、外来投资企业名录库,出台《临沂市柔性引进人才实施办法》,引导在外人员带理念、带技术、带资金、带经验、带信息回乡发展,成为支持家乡振兴生力军。如沂水县马站镇的神祥吉到江苏无锡创业,2021年通过“归雁”工程,投资1.2亿元回乡建设山东瑞谷惠众新材料项目。三是深入对接,优化承接产业转移载体。深入对接长三角客商对优良营商环境的要求需求,与长三角地区开展“跨省通办”“跨域通办”,首创的跨域通办证照制作辅助系统被26个外市推广应用,异地审批提速60%,兰陵县率先实现沪鲁电子证照互认应用,郯城县推出电子印章实现40多个城市互认共享。11月6日在上海举办了2021临沂市“走进长三角城市群营商环境成果”展示会,进一步向长三角客商展示了临沂亲商爱商护商的诚意和措施。2021年10月,成立临沂市对接长三角科创大走廊建设指挥部,推进高新区、罗庄区、兰陵县等合作共建高新技术产业隆起带、协同发展先行区,为与长三角地区开展产业互联互通打造强力载体。通过巧借东风、定向招引,全市在建长三角地区企业投资项目累计达287个、到位资金294亿元,占全市引资额的35%,既为临沂发展积蓄了后劲,也为长三角产业调整提供了承载,实现了互利共赢。
长三角优质农产品直供基地沂水县黄山铺镇汇博农业产业园
三、工作启示
(一)“三步走”路径,是把握供给侧与需求侧,放大自身优势主动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思路拓展。一域发展,空间有限。抓乡村振兴不能只“埋头种田”,必须“眼光向外”。临沂市树立内外联动思维,发挥地缘优势、产业优势,主动对接经济活跃、消费能力强的长三角市场,把握其生态绿色消费需求,深入推进农文旅产业的供给侧改革,既为全市乡村振兴提供了更强的外部消费力,也提升了自身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部支撑力。
(二)“三步走”路径,是把握特色化和整体性,有效整合资源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创新。乡村振兴,面对的是广大农村,多区域、多产业、多要素交织互联,需要各县区发扬特色,但也不能“各念各的经”。临沂市树立系统协同思维,把“三步走”作为全市乡村振兴高质量推进的总抓手,在鼓励各县区打造优势产业、特色发展的基础上,强化产业布局、产品结构、品类组合、品牌打造、市场营销上的一体统筹,实现了资源的整合优化重组,达成了“各各其美、美美与共”效果。
(三)“三步走”路径,是把握市场端和政府端,坚持市场导向开拓乡村振兴空间的生动实践。推进乡村振兴,市场机制是最关键的。临沂市委、市政府树立“不越位不失位”的理念,通过在政策扶持、制度供给、资金投入、要素保障导向上的合理引导,充分激活市场主体积极性,在对接长三角产业和市场、借力长三角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上主动作为,形成了全市乡村振兴共拓、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相关推荐: